Friday, December 31, 2010

組合回顧(十二月)

指數/組合名稱          恒生指數          國企指數        組合指數/組合月底值       23,035.45          12692.43,       XXXXX月回報                       0.12%               -0.98%          -2.55% 買入/賣出原因: 1. 06/12/2010  以185.5月供港交所,牛三必備股,月供溝貨。 2. 07/12/2010  以6.6買入賽得利控股,新股一隻,見業務獨特,擺耐些少。3. 10/12/2010  以24.9賣出2877,內地減藥價,基礎因素有變,估值要下調,故平手走人。至於8058,估值上比2877平,兩者留下前者,至今證明想法天真。 4. 10/12/2010 以20.25賣出3968,游水,暫未想回岸。 5. 22/12/2010 以2.78買入2722,同上月一樣,國策受惠,技術因素似轉向,故再向上溝。 ========================= 全年埋單,組合上升5.1%,算叫做跑贏恒指ddddd咁多,但因組合選股不當及買賣過繁...

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2010 回顧

趁今日唔係咁凍,隻手無咁不受控制下做下2010回顧。 投資篇: 睇翻每月回顧,都幾汗顏。 當中買入同買出原因真係得個講字,買入時睇好,賣出時睇淡,同阿媽係女人有咩分別? 最最最容易睇到嘅錯處有二點: 1. 無耐性 2. 溝淡 首先無耐性: 408 (in 6.4/out 6.2) 2018 (in 13/out 13.4) 522 (in 72/out 68.2) 2369 (in 3.8/out 3.62) 2398 (in 4.74/out 4.85) 睇翻佢地而家嘅股價,真係一殼眼淚。好明顯,以上嘅操作係違反左價值投資概念,基本因素無跡象變差下郤因震倉或小利而賣出,失去左之後可觀嘅升幅,輸錢係祗嘅。 第二,溝淡:1211 (in 70.9, 74.95, 67.2/out 50.5 x 2) 呢次溝淡加賣出行為比左好大教訓自己,亦都大大影响左2010嘅回報。我有以下總結:未經深入調研企業絕對絕對唔係因為乜乜效應而買入,因為一定係無信心持股,好易比人震倉。 唔係話一定唔溝淡,但前提係要對企業內在值有一個了解,知道咩價位係可以溝,咩位係唔可以。 止蝕位要係買入前定,亦都要堅持執行,唔係等了又等,唔係正如而家個一手比亞迪般 --- 等回鄉!! 仲有一隻超吉大肶嘅2010股王與我無緣,佢就係六福 (我買係價係8.04,賣價係9.5,若持有到而家,係兩倍股呀.............,好經典嘅贏粒糖) 當然,今年都有一、兩次交易係叫做正確的,但我唔認為是自己嘅能力,反而幸運成份居多。 我之所以用咁大篇幅去寫下自己嘅失敗,就係要令自己去面對佢,比個種痛心嘅感覺去警戒自己係投資技巧上仲係好幼稚,仲有好多好多嘢要學,好多缺點要去修正,同時間亦都係自己2011年嘅改善目標:資金管理 --- 何時攻擊,何時防守; 選股思維 --- 國策、經濟前景等;(向會計仔、new sir、cup...

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2011前瞻一

仲有二個星期就會踏入2011年,今年成績差強人意,跑輸指數,最主要係出出入入,唔夠耐性,基本因素強嘅股票郤抵不住震倉而蝕賣(2018、2369、522),最尾勁升,勁無耐... 中央經濟會議之後,再加上下年係十二五第一年,投資主題一定係圍繞住當中嘅扶持企業,小弟以有限知識嘗試歸納下應留意同應避開版塊。 一號文件都係三農,但今年多左水利呢個條目,所以可留意關於水利嘅企業(污水處理、水管等)。另外,一貫會炒嘅一拖、化肥都可留意。 由於超發貨幣效應,通脹會抬頭,呢個亦係中央經濟政府非常留意嘅項目,所以電力、燃氣等公用股會時不時受限價政策影响。 資源股方面,石油、煤炭、銅等都會受追捧,可趁低吸納。 內銀方面,因受限貸、差別存款準備金而受壓,但由於進入加息周期,亦都有利好一面;總括嚟講,升跌有限,區間整理。 美國經濟數據向好,出口股會受惠,但由於ppi上升,對於轉嫁能力不強企業反而不利。 內房受資金成本上升及政府打壓下,邊際利潤會減少,負債高的要避開,反而可趁行業估值受壓下吸納資金充裕或收租或商業房產者。 醫藥分流下,藥品制造業盈利會受衝擊,反而器材製造會不受影响。 自主研發及高端製造業受國策扶持,可留意。 內需方面,富者越富,高級消費相關股票會受惠;另一方面,基層薪金上升,會帶動基本物品消費金額上升,必須品相關股亦可留意。至於中檔消費股,雖則同樣會受惠,但由於競爭激烈(如體育用品),利潤率會減低,估值可能下調。 原材料金額上升,工業股利潤受壓,宜吸納行業龍頭,能藉此提升市佔率者。...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語無論次

距離上次出文都差唔多一個月,首先多謝各位留言人士,你們的看法及鼓勵說話令我得著不少。 其實心入邊有唔少嘢想講,主題都係圍繞經濟、政治、社會現象、個人想法等,但近日思緒混亂,未能好系統咁寫出嚟,可能一句起兩句止,所以一路都只係想而無去做。 由經濟、投資市場開始先。 琴日,中國統計局出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5.1%,超出市場預期。對於中國嘅cpi嘅結構,5.1%算叫做低,佔比例最大嘅菜藍子食品價格點止加得咁少。同時間m2增速仍未有回落嘅跡象,所以估計嚟緊幾個月cpi 都唔會落到4.5%以下。可以預見的是,會以組合形式控制流動性:星期五首先加存款準備金率,將來都會以此作為主要嘅調控政策,同時間會以政府票據及限貸吸收游資,而加息會係最後一著。 因此,中資金融股好亦好不少,壞也壞不太多,來年會有波幅無升幅,用嚟做沽權係最好嘅應付辦法。而限貸及加息陰影之下,負債高企業會受影響,尤其現金流差嘅企業,最好唔好沾手;受惠嘅會係食國策嘅企業,例如今年會以水利、新材料、環保等作為主要傾斜對象。 外圍方面,美國通脹不大兼失業率無起息,所以fed會維持低息較長時間,但一日企業唔借錢投資,銀行唔積極放貸,經濟及通脹一日都唔會升得多;基於以上原因,多出嚟嘅資金會做carry trade,流入高增長地區,造成有關地區資產市場火爆。歐洲方面,因弱國國債問題就如心臟病咁,會間唔中發作,所以投資市場會好唔穩定。另一方面,新興國成為游資嘅目的地,為了阻止大量資金進入而造成市場動盪,都以唔同方法限制資金流入的速度或規模。 基於以上原因,作為資金自由出入、有中國為後盾嘅香港來說,自不然係游嘅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唔去考究十萬億是真是假,只係知一定會多左資金流入,正如月巴人唔需要知佢幾重都知佢係月巴。經濟101提及供需,多左嘅資金會追逐有限實物資產,再加上人民幣升值誘因,股票、樓市都會向上。 但要留意資金唔會一面倒買上,最可能是波幅會加大,務求做到多點財富轉移;同時間,周期會縮短,以上假設係基於個d係「熱錢」。 ===================================== 由細到大,我都對政治冷感,因為覺得太悶,自己嘅見解又唔係好好,所以好多時考試叫我討論社會題目,我都係緊緊合格居多。 今個星期最熱嘅係和平奬,睇電視知道頒獎時留下空「登」,呢一刻,我覺得對於中國來說係好諷刺;我想無乜邊個國家,會對攞咁大個奬嘅國民有咁嘅對待;另一邊廂,我又會陰謀論咁諗下呢個奬唔多唔少可能係外國國家用嚟令中國出醜。 好語無論次添,都係唔講咁多呢! 好多blogger都講到起跑線,我都想「差」巴口講下。 我認為除左比賽之外,所有嘅競爭性嘅活動都存在著不公平現象。係呢個事實下,落後者/領先者為左拉近/拉遠不公平嘅差距,都會出盡辦法,來加強或者至少維持競爭力。矛盾的是,有些父母郤做過了頭,反而削弱左子女嘅競爭力。就正如免疫能力咁,太過保護佢反而令佢喪生左原本嘅能力。 近呢幾年,多左報導青少年因為感情、學習、壓力而輕生、吸毒,又或者因競爭失敗變雙失再變癮青,可諷嘅係佢地嘅父母郤無能力幫助佢地走出呢個困局。其實呢種現象反映左佢地太過受保護而失去自省能力。 無可否認,起跑線係邊係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否能力到達終點。我地唔係跑緊短途賽,我認為係一場長跑,要贏出比賽,好視乎參賽者有無鬥心,有無清楚目標,夠唔夠耐力等,呢d質素唔係參加乜班物班可以培養出嚟。當看到/聽到而家d...

Thursday, December 02, 2010

組合回顧(十一月)

指數/組合名稱          恒生指數          國企指數 組合 指數/組合月底值          23,007.99 12,817.59      286,564.75 月回報                            -0.38%           -2.67%        -0.88% 買入/賣出原因: 1. 02/11/2010  以11.5補回八月賣出嘅華寶國際,八月嘗試「游水」,點知游左出大海,如今可以到岸,再次買入等待半年業績,半內需股 + 龍頭,往績平均年升30%,屬高增長,侍機再買入。 2. 02/11/2010  以68.2賣出asm pacific,強勁業績後股價無跟隨,市場對新收購業務似乎信心不高,賣出換入336。 3. 04/11/2010  以23.5買入招行。補回之前賣出當中六份一注。買入為平衡組合,兼受惠加息周期。 4. 04/11/2010  以183.5月供港交所,牛三必備股,月供溝貨。 5. 10/11/2010  以2.99買入2722,國策受惠股。收購業務對往後業務有正面影响。短線來說,11月開始,未曾下跌落5日線以下,所以買入博 + 向...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面對自己

每個人都有D嘢唔想去面對,而我,是不敢正面面對自己。 在十八年教育下,我可說是一個「正常」的產出品。從小到大,創意欠奉,對一切事物不求甚解,甚至乎抱著「不要問、只要信」的心態活著。踏入職場,沒有規劃,沒有目標,可用「短視」來概括。翻看求人不如求己、今是昨非、無謂等政府打救及當中留言,真的感概良多。自問經歷極少兼視野狹窄,對於好多社會問題都近乎零看法,甚至乎關乎自己前途問題,也不能問心,而要請教人。 我問得最多自己的問題是:知唔知自己想點?喜歡什麼? 我的答案是:唔知。 有日INTERVIEW時,主考官問我中、長期職業規劃如何?我真的想對他說我唔(未)知。作為一個背答案長大的「學生」,都是說些從頭學習、三五年後做到高層的假大空答案。若果他問為何選擇這份工/這公司,相信我會出醜於人前。一個連自己都唔清楚自己想點的人,又如何可以在踏出校園後找出一條康莊大道呢?五年了,話長唔長,話短唔短,但自己仍在「潛水」階段;可悲的是甚至乎能否浮出水面都唔知,連我自己都唔清楚自己有否能力去達成呢個願望,又或者我根本一塊石頭 --- 注定是沉。 好多人會說,生活充滿選擇;對,人越大,選擇便越多;另外,選擇的難道也越大,因為我們背上的束縛令我們承受不了選錯的後果。每一個選擇是在take risk,未來是不確定的,對與錯只有選擇過才知;你越年輕,機會成本越少,甚至乎可以從頭開始;當然,家底亦都係一個因素,若出生於富二代,任性的容忍度也多一點。其實每人一出生已經處於不平等,我相信這是注定而不可改變,所以亦都不必去埋怨;要做的是怎樣盡量利用身邊資源去突破環境。結果可能向好、可能不變、甚至變得更差,但起碼作出努力過;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勇氣這樣做。 讀書時,縱使沒有努力地去溫習,成績點都唔會太差,始終會有人差過自己(我並不是想吹噓);但出來職場,無分數可參巧,亦都無一條「無敵公式」能達到成功,令...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發達容易、搵食艱難

今個星期最大件事嘅係美聯署所謂嘅QE2同美國中期選舉,講下第一件先。 QE,講到明買國債,話比全世界知要壓低利率,好讓重訂利率維持低水平,間接減低負資產出現同阻止樓價下跌。同時間,利率低企,醒目資金會因息差而外流,造成美元滙價下跌,希望振興出口,但我覺得反而係為左製造輸入型通脹。若果通脹可以達到聯署局所定下嘅目標,即資產市場上升所造成嘅財富效應,會加強左人民嘅消費信心同意欲,從而借錢消費、投資,帶動資金流動,加上企業投資會增加在職者薪金、開創新職位等都會令美國本土失業情況有明顯改善,最後職位會慢慢向好。再推落去,就業市場向好 --> 消費、信心會繼續上升 --> 資金流動率增加(V),cost driven 嘅通脹會演變成demand push 嘅通脹 --> 企業增加投資 ---> 帶動就業同薪金上升,不繼循環落去。 以上係我認為聯署局作出QE嘅原因,若今次唔得,咪再QE 3、4,不到黃河心不死。 無疑,以上係學術上嘅嘢,真實情況有無誤差,好難講。但可以肯定嘅係,製造輸入型通脹時,熱錢流出美國/發達國,流入新興、商品市場,係海量資金嘅驅動下,相關市場會脫離基本情況而上升,同時間波幅會擴大,進入所謂嘅泡沫市。匯率上,會因貨幣強勢而削弱出口競爭力,巴西、馬來西亞、中國、越南、南韓、澳洲、印度等都先後以加息、稅項等條件防範資金流入,可見將來「戰」況會越演越烈。 作為資金自由進出,無獨立匯率、利率政策,輸入型通脹,加上背靠中國嘅香港,無疑是熱錢嘅天堂,亦都最受惠於QE,所以近日港股係強到無朋友。通脹預期下可以講係局賭,無產者會被剝削,所以小弟認為,作為藥引嘅QE,會推動市場進入非理性階段,亦即所謂嘅牛三。係泡沫市場中,想浸泡泡浴,但又唔想係退潮時裸泳,必須製定一套甚至幾套應對方法,務求令自己係財富轉移嘅「遊戲」中,能做到全身而退。 小弟股齡尚淺,初踏股場,係上一次波浪被人剝光豬。經過呢次教訓,希望作出步署,係參加PARTY同時,能有風險意識;亦都借此平台,能集各家策略,強化自身經驗值。 以下係我嘅睇法同策略,會不時修改: 1....

Saturday, October 30, 2010

買賣回顧(十月)

月度回顧10 月指數/組合名稱       恒生指數       國企指數        組合指數/組合月底值    23,096.32        13,168.68       xxxxxxx月回報                      3.30%             6.15%          1.15%*04/10/2010 --- 以72買入ASM Pacific04/10/2010 --- 收到友佳國際股息05/10/2010 --- 以4.9賣出友佳國際 07/10/2010 --- 以161.2月供港交所 04/10/2010 --- 收到匯豐股息 08/10/2010 --- 以3.8買入中國無線 12/10/2010 --- 以2.66買入新天綠色能源(ipo) 14/10/2010 --- 以175買入港交所 14/10/2010 --- 以3.62賣出中國無線 18/10/2010 --- 以177賣出港交所 04/10/2010 --- 收到華寶國際股息 27/10/2010 --- 以24.9買入神威藥業 27/10/2010 --- 以11買入羅欣藥業 買入/賣出原因:1. 賣出友佳是因為九個月訂單消息並未能在升市中刺激股價上升,是為落後股,兼取得股息下,賣出套現尋找更佳者。2....

Sunday, October 17, 2010

Policy Address

施政報告出台,各界都爭相去評論呢份報告,議員永遠都會抽水(對,我係對d議員有bias),又話呢樣做得唔夠,又話個樣著墨不多,但係永遠有彈無讚;各界都會由自己角度去睇呢份報告,你我都係,所以所有嘅評論始終唔會客觀。以下係我主觀感覺: 樓市: 1. 置安心計劃:一早放左風出嚟,先租後買,五年後以市價回贈五成租金幫助置業,效果有幾大? 我計一計(讀數係鐘意量化),市值租金中位數九千,五年後一半即廿七萬,三巴仙通賬,等於今日嘅廿三萬,九成借貸可以買二百五十萬嘅樓。 都ok,有d心動。不過要睇清詳情,既然要回贈一半,即收左租後,一半會落去個pool度,咁究竟個pool點運作呢?點樣去監察佢呢? 其實除左呢個置安心,係唔係可以研究下singapore嘅做法?利用強積金嘅供款去還所借嘅貸款呢? 有人會質疑咁咪違背左mpf嘅原意,令到打工仔無左筆錢嚟退休?咁點解唔用逆按揭? 2. 發水樓:一早應該用實用面積;但我更著意嘅係政府對機密資料嘅保護性有幾高!點解咁講,其實除左實用面積外,地面以上嘅設施(停車場、會所)唔會獲得豁免;同一時間,前一兩個月,各發展商都折售停車場,會唔會咁啱呢?呢點都好耐人尋味...... 3. 投資移民,心理及安撫作用,實際可能幫唔到太多,唔係人地錢多,係d銀紙太cheap。 4. 供應話就話每年有兩萬,但都係脫離唔到勾地呢個制度,主動權都喺係各大發展商手中。 扶貧: 1. 關愛基金:我覺得美其名為扶貧,實際為減低仇富/商心態。 2. 車船準貼、最低工資、最高工時都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嘅方法,治標而不治本,但仲好過無反應。 3. 至於幫清貧學生嘅書薄準貼,出發點係好。但唔好唔記得新學生(中一)買書成四五千蚊,舊學生都要二三千蚊,問題其實好復雜,我覺得除左係「下游」加資助外,可以諗下係「上游」度控制書商改版同加價嘅倩況。 4. 高齡社會引申出嚟嘅問題牽涉廣泛,一嚟加重社會負擔,二嚟整體競爭力走下坡,呢樣係發達國都要面對嘅問題,報告入邊都睇到呢樣嘢,我覺得政府己做左佢可以做嘅事。 經濟: 1....

Sunday, October 10, 2010

賤物鬥窮人

對於投資者來說,股票市場係投資者對於未來經濟睇法的折現值,視乎資訊的前瞻性及股票市場的特性,折現期由三至六個月不等。 另外,科技發展加強了全球資產市場的同質及同向性,推翻了分散風險的所謂組合理論。資金自由流動加強了股市的投機特性,而原來的集資、強化資本運用功能郤慢慢淡化。 貨幣氾濫所造成的貶值潮,加上資訊及資金上的不對稱,貧富懸殊逐漸成為常態,所謂的二八定理變得更極端。少數人掌握大多數的財富,既得利益者利用本身優勢剝削、欺負普通市民,加上政府的密許,郤換來社會的不穩定。 在這種局面下,在下者努力上位,若他朝得志,極大機會變相剝削他人去填補受欺壓下的心理創傷;循環不斷發生,郤鮮有糾正錯誤。 股、滙、金、銀、農產品、油等資產同升同跌,代表世人對貨幣投下不信任票。各國匯戰間接剥削手持貨幣者,而本來應該獨立的央行變得政治化,政治、經濟及投資互相影響,繼而因果不分。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無責任地向市場投下天文數字但日益低價貨幣;同一時間,以BRIC為首的新興國郤受資金流入而泡沫處處,但為了應對如猛獸的通脹,任何加息舉動會造就資產泡沫的具大化,頗有廣場協議的影子。 小市民眼見購買力被蠶食下,可以做的是加入泡泡浴遊戲;誰知只不過是有心人所設下的圈套,正如警訊個案討論中,以些少甜頭去利誘更大的財富轉移。 作為全球領導者,內功心法上乘,並不需要刻意出招,已可引領全球投資市場翻天覆地;另一方面,市場折現了貨幣氾濫,要提防是領導者反手,利用泡沫填補金融體系創傷,留下爛攤子,既可鞏固固有權力,又可打擊對手,可樂而不為? 既要參與遊戲,又要提防使横手,身手、嗅覺非靈敏不可;正如黃國英所指,利用注碼控制風險,與其逆水行舟,倒不如順水推舟,當然,前題是「知自己做...

Saturday, October 09, 2010

阻滯

呢排做親乜嘢都好似唔順咁,通常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呢排偏偏「山窮水盡卻無路」。 1. 投資:買股票好燈,一入即跌,想入嘅就升到天咁高,賣左嘅又係升到媽媽聲 2. 正職:食左個豬頭骨項目,之前無人做過,無乜support(人力+資源),睇左成個禮拜都無頭緒,點做呀.........最慘嘅係senior好有期望,但我相信會係失望居多。 3. 人生:到我呢d年紀先嚟探討人生,但原來我做人都無乜目的,唔知自己想點,唔知自己嘅人生目標(因為好虛),淨係知自己唔要乜,唔要物。 唉....

Saturday, October 02, 2010

買賣回顧(九月)

月度回顧9 月指數/組合名稱       恒生指數       國企指數        組合指數/組合月底值    22,358.17        12,406.10       xxxxxxx月回報                      8.87%             8.80%          10.51%*02/09/2010 --- 以0.6買入味丹國際03/09/2010 --- 以4.72買入友佳國際06/09/2010 --- 以4.78再買入友佳國際 06/09/2010 --- 以128.4月供港交所 09/09/2010 --- 以2.21賣出重慶機電 09/09/2010 --- 收到港交所股息 17/09/2010 --- 以2.43又買入重慶機電 17/07/2010 --- 以0.66賣出味丹國際 22/07/2010 --- 以142.8賣出港交所 22/07/2010 --- 以4.8賣出友佳國際 買入/賣出原因:買入者認為係低估,而賣出郤是認為大市派貨味,所以套現為上。 有以下教訓:1. 超買下可以再超買,如3882. 對於無信心嘅股票,出出入入不如一開始就唔好買...

Saturday, September 11, 2010

轉變

金融市場千變萬化,市況天天在變,少一點心血及耐力都會輸多贏少。 我並不是價值投資者,亦不是技術派,可以講係半桶水,有嘅只不過是自己感覺良好嘅估值標準,而這標準好多都是集各家之大成,甚麼市盈率、市賬率、股息率、股本回報率、資產回報率、負債比率、存貨周轉率等等,都會用上,視乎調研公司是屬於甚府版塊。對於非量化因素,如管理層誠信、行業前景、同業競爭、護城河等,我所靠的是大量閱讀,從當中訓練思維技巧,希望能早一步從一點一滴的信息當中發掘投資優勢或是未來趨勢,當然小弟還在學習中。 香港股市體積不大,要操控相對上是很容易。科技發達,消息傳遞快速,所以造成港股price in 消息可以話係極快,一路以來所謂牛、熊市周期越來越短,以往是以兩、三年計上,但近年卻多是兩年以下,所以有人會以狼市言之。 基於以上觀察,傳統buy and hold 近年可謂不受歡迎,皆因計及「安全邊際」,可buy and hold 股票相當少;另外,對於所謂「發展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有否足夠力量去保護個人投資者?歷史事件似乎並未令當權者吸取教訓,相反,為了快速達到目標,監管水平不進則退,君不見近年出事事件數量有上升趨勢麼?再多說一點,一個全球性金融中心應有不同種類資產供投資者參與,但看港金融市場唯獨股票獨大,哪些長線基金喜歡的債市、市容大很多的匯市卻受冷落,不計交易金額,看不到有甚麼優勢。 回說個人組合,近排操作不太順。中資金融股受前景不明而上落不大,大價股不是市場焦點而令指數看似進前不多;細看之下,細權值者卻精彩無倫。 基於市場特色,組合開始會以市場趨勢理念為主,賣出一部分大值股,買入細值股。前提是: 1. 大價股與中小價股比例多數是六四或五五 2. 當中大部份是中資股 3. 買入或觀察之中小價股可能是熱炒版塊,可能是被冷落版塊,唯一條件是估值不高 4. 每星期觀察及總結,不注重持有時間,只注重標的質量及市場估值 試驗兩星期前開始,有些標已標升,如1225(沒有持有),有些標緩慢上升,有些卻原地踏步,希望能有正回報。 再說港股,正如前面言,有點禾雀亂飛情況。本地零售股與大價股可謂天壤之別、冰火兩重天;指數平穩下,內裏卻波濤洶湧,有點山雨欲來感。小弟沒有水晶球,不知來日股市升跌;亦沒有全職投資者般研究衍生工具對大市的啓示;唯一可以做的是繼續學習估值,買入有點安全邊際目標,當然,會以拙劣技術分析計出買入位,嘗試「買到最祗」;有價值投資者謂不需止蝕位,但小弟唯在學習中,對於估值有很多不足之處,錯誤買入可能性不能忽視,所以視止蝕為保本之道。 正所謂「八仙過海」,買股票是以賺錢為主,並不是考眼光遊戲;看官會說小弟市儈,但這是事實。價值投資派也好,技術也好,天星也好,拼圖也好,賺錢才是硬道理。 再談另一火熱處...

Saturday, September 04, 2010

又go go go

當眾「財演」話要落到20000點時,郤嚟一個回馬槍,殺熊。 當大眾以為要破頂時,郤懶有性格唔跟,殺牛。 我幾同意有人話而家係狼市,饑不擇食。 係19000 - 23000 呢個range 己經一年,有d股破底,有d股破頂,若果投資於指數基金,一年以嚟可能得個吉/賺少少咁。但現股嘅話,可以賺一個開以上,或者輸到無朋友。呢個情況最乎合牛二性質 (投資者當股價升抵某水平時便裹足不前;但市場的發展仍然是樂觀的,大市基調十分良好。這情形便令到市場形成既非上升,也非下跌的爭持局面。於是股價(或大市)在高水平反覆上落。這段時間可能維持數個月至超過一年不等,主要視乎上次熊市所造成的損害程度深淺而論。) --------------------------------- 以上係我嘅觀察,唔想講咁多港股,因為要講嘅其他人講左,我再講會無乜新意兼趕客。 反而呢排諗緊好唔好衝出香港,投資於自己認為有potential嘅市場,同入邊嘅股票。而家留意緊korea 同當中嘅電子龍頭大佬samsung。呢幾年嚟佢同LG幾有睇頭,開始同日本sony、panasonic平頭;另外,台灣都開始有質變(ECFA),唔知看宮點評? 最後,好耐都無更新嘅ECR...

Competition (更新)

http://www.editgrid.com/user/vcaretr/Competition 遊戲開始左兩個月,證明左一樣嘢,原來要跑贏恒指都真係幾難。 開始時john嘅apple call option 係曾經風光過,但佢有先天性缺陷(時間值),所以我覺得除非apple升到無朋友,呢隻好難會贏。 點解會選煤氣?因為我個陣時覺得個市好唔隱陣,好易左一巴右一巴,所以買d跌又唔會多,升就陪跑嘅股份。除左煤氣外,其實中電、港燈同領匯都有呢樣特性,但我斷估四叔會做下嘢咁,但現時為止佢係四隻入邊最差個隻。 其他人可以講下點解你會選呢隻。 各人嘅回答唔多唔少都透露左平時佢地嘅選股原則。例如hana姐除左基本因素之外,仲會睇埋話事人背後嘅小動作;米兄就似睇大勢居多,係當中搵隻熟嘅嚟高賣低買;鎚兄就似賭市咁;我呢就同鎚兄差唔多,考下自己眼光。 當然,之不過係遊戲嚟,可能會錯呢!可能真金百銀落注,相信會好唔同。 火兄,係呀,個遊戲係咁架。話之你升到上天,結束前一日跌到無底咁都係會輸架。調轉頭咁睇,跌到無朋友,之前個日升到ban ban 聲,一日追哂六個月嘅跌幅有突,可能會...

Sunday, August 29, 2010

活著多好

今次篇文可能過長,但希望各位能用點時間看一看。 好少對非經濟事件寫下感想,但今次嘅菲國劫持事件觸動了所有香港人的心,連自己本已麻木的心亦都心動,呢篇是想談談自己的感受。 星期一大約十二時才由電視知道事件,中午新聞片段顯示出其實事件可以和平解決,因為主角---門多薩---放走老弱婦孺及病患者,可見佢並非是一個兇徒。而由受害者的文章引證了這一假設。 及後晚上直播的所謂「拯救行動」,唔知的以為是上演着電影,受莫能助的我們眼巴巴看着那雞手鴨腳及毫無組織的SWAT怎樣將一件事越搞越差,終於明白什麼是搞屎棍。 網上有太多太多的評論,但絕大多數都是恨 --- 恨那些所謂特警的行動、恨菲國政府的傲慢及輕視、恨一切關於菲國的人及事。無疑事件是不幸的,但可否理智一點,不要將仇恨轉移向無關的人呢?有人會說小弟冷血,亦都唔想為呢點小事與人爭論。 當聽到有人要對菲傭做些什麼什麼來發洩,第一感受是當事人的幼稚。試問他有否想過菲傭來港工作目的?以我所知,她問之中,好多都受過高等教育,可能比僱主更有專業智識,但之所以要越洋來到香港,做著一般人眼中較低下的工作 ---- 傭人,根本原因是菲國工作不足,或是掙到的薪水根本不能養活全家(好多係一養四、五或以上),亦都簡接顯示出這些菲國人民對政府的失望,寧願離開自己家鄉來換取家人的經濟安穩。唔係話唔去追討公道,但槍口要對準目標,不要係事件入邊抽水。 最後,送上一首歌及三篇文章,希望各受害者能一路好走,在生者能盡快活出陰霾。 第一篇係明報訪問菲傭對今次事件的睇法,由一個國家的人民去看本國總好過由我們外來者對該國的一切,正如香港人與外國人看香港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弟唔係想維護菲國,係希望各位能客觀一點去看整件事,試問若果受害人不是香港人或華人,我們的反應會點?其實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事後其實菲國又再發生另一次劫持事件呢? ...
Page 1 of 6012345Next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Best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