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09, 2008

另類認股權??

筆 論 天 下 : 創 意 報 業
最近 有 報 販 宣 佈 聯 手 加 價 , 之 後 又 取 消 行 動 , 令 人 關 注 香 港 報 業 的 生 存 空 間 。 報 業 走下 坡 是 全 球 趨 勢 , 以 美 國 為 例 , 受 到 互 聯 網 科 技 、 經 濟 周 期 , 及 讀 者 口 味 變 化 等 三面 夾 擊 , 美 國 500 多 份 主 要 報 紙 的 銷 量 及 廣 告 收 入 , 均 持 續 下 跌 。 互 聯 網 的 普 及 ,不 單 成 為 報 紙 的 免 費 替 代 品 , 其 傳 遞 資 訊 的 速 度 也 較 報 紙 快 。 近 期 美 國 經 濟 步 入 衰退 , 除 了 經 濟 狀 況 影 響 報 業 收 入 , 信 貸 緊 縮 亦 令 一 些 大 股 東 投 資 意 欲 大 減 , 甚 至 變賣 部 份 資 產 套 現 。

報 館 面 對 形 勢 險 峻 , 急 謀 對 策 。 《 紐 約 時 報 》 加 強 了 報 紙與 互 聯 網 的 連 接 。 有 家 地 區 報 館 要 求 記 者 , 兼 顧 管 理 其 網 上 版 的 內 容 。 財 力 較 雄 厚如 報 業 大 亨 梅 鐸 旗 下 的 《 華 爾 術 日 報 》 , 則 加 強 了 國 際 版 及 財 經 版 內 容 。 在 艱 難 的經 營 環 境 下 , 肯 求 變 的 報 館 也 不 乏 贏 家 。 贏 家 當 中 包 括 兩 份 費 城 的 報 紙 , 同 由 一 位前 公 關 主 理 , 他 特 別 鑽 研 廣 告 促 銷 策 略 , 最 近 拉 攏 銀 行 客 戶 , 贊 助 一 個 財 經 專 欄 。

客 戶 以 股 換 廣 告
與全 球 趨 勢 背 道 而 馳 的 , 有 印 度 報 業 , 過 去 幾 年 生 產 有 增 無 減 , 由 04 年 開 始 , 報 館在 開 源 方 面 創 新 , 接 受 廣 告 客 戶 多 元 化 的 付 款 方 式 , 除 了 現 金 , 還 可 以 以 股 票 結 賬。 換 言 之 , 報 館 收 取 客 戶 發 行 的 股 票 , 作 為 廣 告 報 酬 。 例 如 一 個 服 裝 新 品 牌 , 計 劃作 長 期 推 廣 , 但 缺 乏 資 金 , 便 透 過 以 股 換 廣 告 的 方 式 , 向 一 間 報 館 出 售 其 股 份 , 以取 得 廣 告 版 位 。

這 種 以 股 換 廣 告 的 方 式 具 爭 議 性 , 有 人 擔 心 這 樣 會 損 害 報 館的 公 信 力 , 甚 至 有 利 益 衝 突 之 嫌 , 試 想 , 報 館 收 了 客 戶 股 票 , 會 否 因 此 而 刻 意 唱 好公 司 以 催 谷 股 價 ?

答 案 是 有 可 能 的 。 但 日 勤 認 為 , 這 種 私 相 授 受 , 置 讀 者 利益 於 不 顧 的 做 法 , 即 使 以 傳 統 的 現 金 方 式 結 賬 , 也 不 能 杜 絕 。 反 而 , 以 股 換 廣 告 也有 好 處 , 就 是 為 廣 告 客 戶 提 供 多 一 個 付 款 選 擇 , 對 高 增 長 的 公 司 帶 來 方 便 , 既 發 揮資 本 市 場 的 功 能 , 亦 降 低 企 業 在 報 紙 登 廣 告 的 門 檻 。

以 股 換 廣 告 也 為 報 館 帶來 新 財 路 , 減 低 其 收 入 來 源 依 賴 報 價 的 程 度 , 讓 報 價 得 以 下 調 , 《 印 度 時 報 》 只 售 2.5 盧 布 , 兌 換 港 元 約 為 5 毫 。 報 價 低 , 也 大 大 刺 激 報 紙 需 求 。

借 鑒 外 國 闢 新 路
同樣 面 對 激 烈 競 爭 的 香 港 報 業 , 可 借 鑒 外 國 報 館 的 創 意 和 求 變 精 神 , 他 們 不 再 鑽 死 胡同 地 只 看 單 一 市 場 。 他 們 的 市 場 定 位 , 考 慮 到 資 訊 科 技 的 發 展 對 閱 讀 習 慣 的 影 響 ,並 探 索 與 商 業 環 境 及 金 融 市 場 的 配 合 , 所 能 發 揮 的 優 勢 , 以 建 立 自 己 在 整 個 資 訊 服務 業 之 中 的 增 值 角 色 。

量子基金始創人口徑一致

商 品 大 王 羅 杰 斯   信 貸 危 機 未 見 底
商 品 大 王 羅 杰 斯 昨 日 出 席 視 像 會 議 時 表 示 , 全 球 信 貸 危 機 深 不 見 底 , 預 期金 融 機 構 需 要 進 一 步 撥 備 , 他 建 議 , 投 資 者 轉 投 商 品 市 場 , 主 要 由 於 商 品 的 抗 跌 能力 較 股 票 為 強 。

他又 看 好 農 產 品 未 來 10 至 15 年 價 格 走 勢 , 認 為 在 農 地 萎 縮 、 以 及 庫 存 量 跌 至 歷 史 新低 下 , 產 品 價 格 走 勢 看 俏 。 他 又 指 出 , 米 價 持 續 向 上 , 全 球 通 脹 將 進 一 步 惡 化 , 對全 球 經 濟 有 一 定 影 響 。 受 到 熱 帶 氣 旋 納 爾 吉 斯 突 襲 緬 甸 擊 , 大 米 供 應 更 見 緊 張 , 從 芝 加 哥 交 易 所 報 價 , 7 月 大 米 期 貨 昨 漲 3.5% , 達 每 百磅 22.35 美 元 , 全 年 累 計 急 升 61% 。 他 指 出 , 米 價 將 會 繼 續 上 漲 , 直 到 供 應 恢 復 正常 。

油 價 突 破 每 桶 120 美 元 , 羅 杰 斯 指 出 , 在 供 不 應 求 的 情 況 下 , 油 價 短 期內 可 能 升 穿 每 桶 150 美 元 , 若 供 應 持 續 短 缺 , 甚 至 有 機 會 上 試 每 桶 200 美 元 。 而 金價 調 整 尚 未 完 結 , 他 認 為 金 價 或 下 試 每 盎 斯 800 美 元 , 若 跌 穿 每 盎 斯 750 美 元 , 他會 考 慮 趁 低 吸 納 。 他 又 注 意 到 部 份 金 屬 價 格 下 滑 , 當 價 格 整 固 出 現 時 , 將 會 買 入 金屬 。

唱 好 商 品 中 資 股 紐 元
羅杰 斯 續 稱 , 受 惠 商 品 價 格 上 漲 , 紐 元 及 澳 元 短 期 內 有 望 反 彈 , 又 看 好 人 民 幣 升 值 潛力 , 指 自 己 未 有 沽 售 中 資 股 , 未 來 仍 看 好 內 地 企 業 增 長 前 景 , 惟 A 股 市 場 估 值 太 高, 建 議 投 資 者 吸 納 估 值 較 相 宜 的 本 港 及 新 加 坡 的 中 資 股 。

另 外 , 巴 克 萊 在 港推 出 追 蹤 RICI 農 產 品 指 數 的 「 商 品 大 王 農 產 品 指 數 基 金 」 , 由 本 月 5 日 至 30 日 在港 發 售 , 首 次 發 行 價 為 100 元 或 100 美 元 , 最 低 投 資 額 10000 元 或 1000 美 元 。


國 際 大 鱷 索 羅 斯   美 經 濟 差 剛 開 始
國 際 大 鱷 索 羅 斯 表 示 , 雖 然 信 貸 風 暴 的 「 危 急 階 段 」 已 大 致 結 束 ,但 對 美 國 經 濟 的 衝 擊 , 才 剛 剛 開 始 浮 現 。 受 到 經 濟 不 景 拖 累 , 美 國 3 月 份 消 費 信 貸增 幅 , 較 預 期 高 出 一 倍 , 反 映 消 費 者 越 益 倚 賴 借 貸 度 日 , 這 情 況 或 難 以 持 續 下 去 。

索羅 斯 在 外 交 關 係 委 員 會 上 說 , 美 國 樓 價 早 前 「 升 過 龍 」 , 但 信 貸 危 機 會 令 樓 價 「 跌過 龍 」 , 而 樓 價 下 滑 亦 令 越 來 越 多 人 被 收 樓 , 相 信 收 樓 潮 現 時 只 屬 初 期 。 不 過 , 主權 財 富 基 金 有 助 穩 定 美 國 金 融 業 , 但 應 為 該 等 基 金 訂 立 標 準 , 因 它 們 會 面 對 政 治 因素 影 響 。 他 又 指 出 , 若 聯 儲 局 將 來 或 須 繼 續 減 息 , 近 期 轉 強 的 美 元 或 重 拾 跌 軌 , 而美 股 則 正 處 熊 市 反 彈 。

索 羅 斯 並 非 危 言 聳 聽 , 聯 儲 局 昨 日 公 佈 , 美 國 3 月 份消 費 信 貸 增 加 153 億 美 元 ( 約 1193 億 港 元 ) 至 2.56 萬 億 美 元 , 較 預 期 的 60 億 美元 增 幅 高 出 逾 倍 , 且 是 自 去 年 11 月 以 來 最 大 單 月 升 幅 , 令 今 年 首 季 消 費 者 信 貸 增至 340 億 美 元 , 是 01 年 首 季 以 來 最 多 , 當 時 美 國 經 濟 步 入 衰 退 。

美 股 正 處 熊 市 反 彈
分 析 員 指 出 , 消 費 者 收 入 未 有 跟 隨 通 脹 上 升 , 故 惟 有 依 靠 信 用 卡 借 貸 度 日 ; 由 於 樓 價 趨 跌 , 消 費 者 已 不 能 像 以 往 般 靠 樓 按 支 付 日 常 開 支 。

美林 行 政 總 裁 塞 恩 警 告 , 受 樓 價 下 跌 、 食 品 和 能 源 漲 價 , 以 及 失 業 率 攀 升 等 因 素 影 響, 美 國 消 費 者 將 削 減 開 支 , 或 更 依 賴 信 用 卡 消 費 , 故 預 料 美 國 消 費 信 貸 和 信 用 卡 違約 率 , 將 會 進 一 步 攀 升 , 但 聯 儲 局 已 再 沒 有 減 息 空 間 。

Thursday, May 08, 2008

出口術 --- 中歐篇

中 行 研 究 員 籲 一 次 過 貶 值 人 民 幣 遠 期 四 年 最 大 跌 幅
美 元 回 穩 令 人 民 幣 現 貨 價 近 期 表 現 橫 行 , 加 上 四 大 商 銀 之 一 的 中 國 銀 行 ( 3988 ) , 其 內 地 一 名 研 究 員 指 人 民 幣 升 值 預 期 被 過 份 推 高 , 鼓 吹 當 局 一 次 過 貶 值, 觸 發 投 資 者 因 憂 慮 人 民 幣 升 值 放 緩 , 大 手 沽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 令 1 年 期 人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價 ( NDF ) 錄 得 自 03 年 10 月 以 來 最 大 單 日 跌 幅 。   記 者 : 劉 美 儀

原來 持 有 美 元 兌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短 倉 的 投 資 者 , 因 憂 慮 人 民 幣 升 值 放 緩 , 昨 掉 頭 沽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 平 盤 離 場 , 此 舉 導 致 1 年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折 讓 價 ,昨 收 窄 逾 600 點 子 , 1 年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價 , 由 開 市 時 的 6.4470 回 軟 至 6.5110 , 是 03 年 10 月 以 來 最 大 單 日 跌 幅 。

觸 發 短 倉 平 盤 離 場
市 場 估 計 , 昨 日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交 易 金 額 , 達 4 億 至 5 億 美 元 , 交 投 暢 旺 , 短 期 內 不 排 除 人 民 幣 現 貨 價 、 境 內 遠 期 及 境 外 不 交 收 遠 期 價 , 均 持 續 回 落 。

路 透 社 前 日 刊 發 在 上 海 訪 問 中 行 高 級 研 究 員 譚 雅 玲 的 報 道 , 但 其 言 論 昨 日 才 對 市 場 發 揮 影 響 。

她在 訪 問 中 指 出 , 目 前 人 民 幣 升 值 已 超 出 自 身 能 承 受 範 圍 , 不 利 中 國 經 濟 的 短 期 穩 定及 長 遠 發 展 , 認 為 當 局 可 考 慮 在 合 適 時 機 , 採 取 一 次 過 貶 值 的 對 策 。

研 究 員 指 貶 值 1% 有 利
昨 日 她 再 接 受 香 港 無 電 視 訪 問 時 說 , 外 資 對 人 民 幣 率 單 邊 升 值 的 強 烈 預 期 , 須 加 管 理 , 人 民 幣 既 然 在 05 年 可 一 次 過 升 值 , 政 府 亦 應以 同 樣 手 段 , 「 搞 一 次 過 貶 值 」 , 若 人 民 幣 貶 值 約 1% , 無 論 對 中 國 外 儲 備 狀 況 、 出 口 導 向 的 內 地 企 業 盈 利 , 以 至 貿 易 平 衡 , 均 有 正 面 作 用 , 但 她 強 調 有 關 意 見 純 粹 以 研 究 員 角 度 分 析 。

人行 新 聞 處 昨 日 向 《 經 濟 通 》 表 示 , 銀 行 有 發 表 報 告 的 自 由 , 對 市 場 行 為 不 作 評 論 ;惟 本 報 昨 未 能 接 觸 到 中 行 發 言 人 回 應 。 人 民 幣 開 市 中 間 價 昨 報 6.9848 , 收 報 6.9871 , 較 前 日 微 升 2 點 子 。

人 行 : 銀 行 有 發 表 報 告 自 由
生 銀 行 ( 011 ) 財 資 市 場 主 管 黃 偉 鴻 表 示 , 1 年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折 讓 價 昨 一度 大 幅 收 窄 800 點 子 , 收 市 時 回 穩 至 收 窄 逾 600 點 子 , 收 報 6.5070 / 6.5150 。 過去 兩 周 人 民 幣 價 徘 徊 每 美 元 兌 6.98 至 7 水 平 , 由 於 境 外 遠 期 價 以 境 內 遠 期 價 為 參 考 指 標 , 而 內地 美 息 高 於 人 民 幣 息 , 故 一 直 沽 空 美 元 兌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的 投 資 者 , 每 日 續期 會 「 蝕 息 」 , 若 人 民 幣 升 值 預 期 放 緩 , 會 觸 發 短 倉 盤 離 場 。

美 國 運 通 銀 行 高 級 總 監 及 司 庫 陸 庭 龍 亦 說 , 人 民 幣 價 橫 行 及 升 值 預 期 放 緩 , 加 上 中 行 研 究 員 言 論 , 引 發 短 倉 平 盤 或 套 利 離 場 , 6 個 月 人 民 幣 不 交 收 遠 期 合 約 折 讓 價 , 昨 亦 收 窄 650 點 子 , 遠 期 率 回 升 至 6.8 水 平 。

Europe
路 透 社 引 述 一 份 文 件 顯 示 , 歐 盟 財 長 下 周 三 開 會 時 將 達 成 共 識 , 要 求 金 融 機 構 必 須在 上 半 年 公 佈 業 績 前 , 全 面 披 露 所 有 風 險 , 並 會 加 強 監 管 金 融 機 構 , 以 維 持 金 融 市場 穩 定 。

緬甸風災捐款途徑

香港世界宣明會

1.存款 匯豐銀行:018-377077-002;恒生銀行:286-364385-002

2.劃線支票,抬頭「香港世界宣明會」,寄「簡便回郵六十九號香港世界宣明會」(免貼郵票),信封面註明「緬甸風災救援」

查詢:2394 2394

■香港紅十字會捐款途徑:

1.存款 匯豐銀行:002-205490-006

2.劃線支票,抬頭「香港紅十字會」,寄「香港夏槺道33號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部」 查詢:2507 7130
友善列印 

Wednesday, May 07, 2008

農產品資訊、產品及評論

最新情況

緬甸恐死5萬人 「慘過南亞海嘯」
受強烈熱帶風暴「納爾吉斯」(Nargis)吹襲的緬甸,災情愈來愈嚴重,迄今至少造成逾2.2萬人死亡、4.1萬人失蹤,300萬人無家可歸,有國際救援組織稱,實際死亡人數恐已超過5萬,並指今次世紀風災的打擊甚於2004年南亞海嘯。

這是自1991年孟加拉風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風災,亦是南亞海嘯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天災。單在仰光西南面90公里的小鎮博葛禮(Bogalay),已有1 萬人喪生。當地許多居民都是死於因風暴掀起、最高達3.5米的巨浪之下,該鎮95%房屋被眦,19萬人無家可歸。宣明會在仰光的工作人員齊敏說﹕「救援組織人員在直升機往外看,隨處可見屍體。今次風災帶來的打擊,可能比2004年南亞海嘯還惡劣,因為受到運輸限制,救援物資相當有限。」英國慈善團體「救救兒童」主席表示,在7個主要重災區,有逾九成房屋被眦,「現在只有逾六成建築物被眦的地方,才可獲政府優先救援,顯示了災情的嚴重」。

掀3.5米巨浪 稻田佈滿屍體
衛星圖像顯示,大米種植區伊洛瓦底三角州整個地區的海岸線都被淹沒。救援組織形容,稻田佈滿屍體,生還者已缺糧4天。一名救援組織人士說﹕「差不多所有電話線都壞了,很難得到災區資訊。但消息指出,有村莊給整個夷平,死亡人數或會很多。」

「民眾比去年9月更憤怒」
救援機構現時極擔心災區在斷電缺糧缺淨水下,可能爆發由蚊蟲傳播的疫症,緬甸官方媒體昨便呼籲民眾「要喝煲滾過的水、不要讓食物蛀蟲、吃新鮮蔬果、用清潔廁所、有系統處理垃圾」,並呼籲民眾「小心蚊及蛇」。另外,軍政府也宣布押後部分受災城鎮的新憲公投日期,由本周末延至5月24日,但全國其他地區仍會如期投票。

緬民投訴軍人只為權貴善後
澳洲國立大學緬甸專家認為,「風災處理失當及當局堅持憲法公投,令緬甸民眾比去年9月僧侶示威時更憤怒,可能令政局更不穩」。有仰光市民投訴,軍人只在權貴的住所外進行風災善後,其他地區則留給僧侶善後。一些西方輿論認為,今次風災可能是促使緬甸「轉變」的契機,《泰晤士報》便稱「天災或成為驅走不公的催化劑」。

印度氣象學家稱,在風暴前48小時,已向緬甸政府通報有暴風,軍政府顯然沒做好準備迎接暴風。另外,軍政府為闢耕地破壞沿岸紅樹林,也令沿岸地區失卻防範海浪水淹的緩衝,加劇災情。

米倉重創 國際米價恐再推高
風災過後,仰光市糧價茘升,一隻雞蛋現售200至250緬元(約1.5港元),風災前只售50至70緬元(約0.4港元);1.6公斤豬肉現售 8000至8500緬元(約50港元),風災前只售4500至5000緬元。今次風災已令緬甸國內大米種植區重創,泰國大米出口協會表示,緬甸今年勢由大米輸出國變成入口國,國際米價恐再推高。米價過去1年升了九成,於上月24日創下每百磅25.07美元的新高,之後稍見回落。受緬甸風災刺激,米價昨漲約 1%,升至每百磅21.225美元。

隨覑米價高企,緬甸政府原計劃增加今年大米出口,由以往年均約10萬噸大增至40萬噸,但風災令大米種植區受到重創,恐危及緬甸出口大米,甚或令緬甸反過來要入口大米,影響鄰國孟加拉及斯里蘭卡的大米輸入

影響孟加拉斯里蘭卡大米供應
「全球糧食活動」發言人里斯利(Paul Risley)說﹕「今年許多東南亞國家都限制輸出大米,緬甸卻開始向孟加拉及斯里蘭卡輸出大米,因此緬甸自風災後能否長期自給自足,以及能否繼續向其他國家輸出大米,都是令人關心的問題。」

上月米價急升創新高,越南及印度等產米大國都限制大米出口,以確保本國大米供應充足,於是緬甸等出口大米較少的國家,頓成了其他國家爭相購米的對象。

儘管緬甸在風災後堅稱,仍有足夠米糧供應國內需要,但里斯利卻有所保留。他表示,「全球糧食活動」平時會從重災區伊洛瓦底三角州購買大米,供給緬甸北部5個較窮地區,今次風災可能「影響緬甸政府為全國民眾提供糧食的能力」。

緬甸大米出口曾稱霸全球
緬甸曾是產米大國,大部分種米區位於伊洛瓦底三角洲。三角洲本為森林覆蓋,英國1852年佔領緬甸南部後,大力鼓勵民眾移居三角洲及種植大米。1948年獨立前,緬甸是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

根據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數據,緬甸現為全球第七大產米大國,在東南亞次於泰國越南。因緬甸近年改良灌溉方法及使用化肥,IRRI專家去年認為緬甸有望重返大米出口大國之列。風災前,美國農業部估計,緬甸今年會增加生產大米,由去年的1060萬噸,增至1130萬噸。

新指數農產品基金

荷銀推農指淨價投資證 與羅傑斯農產品指數掛鹇
在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帶動下,商品價格近年顯著攀升,但零售投資者一向只活躍於大路的商品投資如黃金、石油等,欠缺市場渠道參與農產品掛鹇的產品投資。有見及此,荷蘭銀行推出首隻在本港上市的農產品指數掛鹇淨價投資證——農指荷銀一零四購(10788),讓投資者多一項商品投資選擇。

農指荷銀一零四購與羅氏商品第二代指數(RICI第二代)農業分類指數掛鹇,為RICI第二代系列中的三大分類指數之一,由全球經濟所消費的21種農產品期貨組成,包括小麥、玉米和棉花等。

該投資證每手1萬股,發行價每股1.95元,於2011年4月28日到期,每年收取1%資產管理費,費用於買賣價格按日反映。

投資遠期期貨 減掉期損失
農指荷銀一零四購昨日已於港交所(0388)首日掛牌,全日收報2元,較發行價升2.6%,成交493萬元。

第二代指數系列是荷銀與素有「商品大王」之稱的著名投資者羅傑斯(Jim Rogers)合作,於2007年10月攜手開發的更新型指數。

荷銀香港區公開分銷私人投資產品董事何啟聰指出,RICI第二代指數與其他商品指數的分別,是其擁有趁低吸納的機制,指數偏向減持升勢較急的產品,並增持表現落後的產品,旨在獲取長線回報。

另外,該指數按全球消費模式及趨勢,以及各種商品的季節性、周期性等,來釐定商品比重分配,並於每年重新檢討成分比重 (??? 要睇季度因素,但係就每年先檢討成分比重,有d諗唔明)。RICI第二代指數是建基於傳統型RICIR指數,旨在減低期貨合約的掉期成本,更好地反映商品基本因素。

何啟聰解釋,自2005年以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期貨市場亦持續出現「高水」現象,商品指數掛鹇產品往往於掉期時蒙受損失,令指數表現落後於現貨。

不過,RICI第二代指數通過投資於遠期期貨合約,來減低期貨合約的掉期成本。因此,RICI第二代指數可被視為第一代指數的「改進版」。根據彭博數據顯示,由2006年2月14日起計的2年期,RICI第二代農業分類指數的年化回報為32.45%,高於道瓊斯商品指數(11.31%)、高盛商品指數 (12%)及RICI商品指數(19.79%);波幅僅14.58%,較後3項指數的15%至22.91%範圍為低。

年化回報32% 勝傳統商品指數
RICI第二代農業分類指數之所以能做到較高回報及較低波幅,主要是透過投資遠期期貨及按季節、周期性來調整組合所帶來的效果。何啟聰並指出,荷銀會因應投資者的需要,考慮推出與RICI第二代能源指數及金屬指數掛鹇的交易所上市投資產品。

評論

投機型通脹釀經濟風險/陸志明
油價、糧價的持續飆升與房價的加速下行可謂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聯合國、亞行非行等國際機構為解決國際糧價、油價高速上漲的問題而奔走呼告之際,英美等發達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卻一反市場預期,進入了若干年以來未有的寒冬。英國4月份的房價比3月份下降1.3%,比去年同期下降3.7%,創下了15年以來最大的跌幅;與此同時,據標準普爾的房屋售價指數,美國房屋的售價同樣正處於加速下跌的過程之中。

同為現代金融投資的重要領域,曾在2006年前風光一時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只能期待漫漫谷底的到來。而以能源、原材料與農產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場卻成為了投資者的新寵。僅就時下的國際經濟形勢來看,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走高已經成為了國際性通脹的最重要因素。

投機盛行帶來金融風險
當今的經濟分析人士多將目光投注於經濟政策的偏差與未能及時響應之上,卻鮮有人著眼於投機盛行帶來的全局性金融經濟風險。與美國政府所處的立場不同,股神巴菲特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均表現出對市場的極度悲觀。在4月28日接受CNBC採訪時指出:我的總體感覺是,美國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將比人們預期得更長,程度也將比預期得更嚴重。

雖然語焉不詳,但是我們不難判斷出巴菲特對槓桿投資過熱的極度擔憂。而時下為人們熱烈追捧的大宗商品市場無疑也是槓桿投資的重要領域。仔細對比當前石油、糧食等大宗商品市場與2006年之前的房地產市場,不難發現兩者之間的眾多類似之處。預測未來市場需求將大幅增加,供給將受到土地、開發等資源諸多限制,雖然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是利用經濟數據、肆意誇大未來的供需失衡以達到炒作目的的本源卻無任何區別。

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堅稱當今全球石油供求基本平衡之際,多數評論均未將矛頭指向石油投機力量,而是一貫批評歐佩克的限產政策是推動油價走高的主要動因。事實上,與歐佩克共同從高油價中獲取暴利的還有的金融投機力量。若要真正防止油價異動,未來甚至突破200美元,單憑對歐佩克與投機力量的道義指責恐難有所成效。

歐美國家刻意迴避問題
本應從次貸危機中汲取深刻教訓的歐美發達國家政府與相關智囊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在大宗商品市場上刻意迴避投機存在的問題,除了傳統上對市場經濟的過度崇拜以致迷失方向以外,還可能是希望本國的金融機構能夠從中獲利以彌補在次貸危機中造成的損失。刻意放縱美元貶值,美聯儲無節制的注入流動性與持續降息都潛伏了巨大的負面效應。

而正是這種刻意的迴避與肆意的放縱在未能妥善解決當前所面臨的經濟衰退與流動性緊縮問題時,助長了其他金融市場過度投機的氣焰,而這些投機行為恰恰是未來金融經濟風險爆發的源泉。亡羊而未能補牢、防微而未能杜漸,這將是全球經濟未來爆發更深層次危機的主因。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亦須對其早作準備。

錄自<<大公報>>評論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Best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