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2011前瞻一

仲有二個星期就會踏入2011年,今年成績差強人意,跑輸指數,最主要係出出入入,唔夠耐性,基本因素強嘅股票郤抵不住震倉而蝕賣(2018、2369、522),最尾勁升,勁無耐...

中央經濟會議之後,再加上下年係十二五第一年,投資主題一定係圍繞住當中嘅扶持企業,小弟以有限知識嘗試歸納下應留意同應避開版塊。


  • 一號文件都係三農,但今年多左水利呢個條目,所以可留意關於水利嘅企業(污水處理、水管等)。另外,一貫會炒嘅一拖、化肥都可留意。
  • 由於超發貨幣效應,通脹會抬頭,呢個亦係中央經濟政府非常留意嘅項目,所以電力、燃氣等公用股會時不時受限價政策影响。
  • 資源股方面,石油、煤炭、銅等都會受追捧,可趁低吸納。
  • 內銀方面,因受限貸、差別存款準備金而受壓,但由於進入加息周期,亦都有利好一面;總括嚟講,升跌有限,區間整理。
  • 美國經濟數據向好,出口股會受惠,但由於ppi上升,對於轉嫁能力不強企業反而不利。
  • 內房受資金成本上升及政府打壓下,邊際利潤會減少,負債高的要避開,反而可趁行業估值受壓下吸納資金充裕或收租或商業房產者。
  • 醫藥分流下,藥品制造業盈利會受衝擊,反而器材製造會不受影响。
  • 自主研發及高端製造業受國策扶持,可留意。
  • 內需方面,富者越富,高級消費相關股票會受惠;另一方面,基層薪金上升,會帶動基本物品消費金額上升,必須品相關股亦可留意。至於中檔消費股,雖則同樣會受惠,但由於競爭激烈(如體育用品),利潤率會減低,估值可能下調。
  • 原材料金額上升,工業股利潤受壓,宜吸納行業龍頭,能藉此提升市佔率者。
  • 十二五規劃強調鐵路發展,一方面相關股會受惠,另一方面郤會衝擊汽車行業。
  • 半導體、資訊科技、軟件服務也可留意。
  • 進入加息周期,內險亦是受惠者,但要留意股票市場對相關估值影响。
恒指方面,呢兩個星期可謂係全球最弱,人升佢唔升,人跌佢陪跌,疑似頭肩頂之下,一致目標係21000。但由於市場開始一面倒睇目標位置,所以結果一係唔到目標,一係穿埋目標。而我傾向前者,以下係恒指日線圖及周線圖:

日線圖上,會考驗上升軌,大約係22400,若果穿上升軌,下一級支持估計是50周線及100日線,即21500。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語無論次

距離上次出文都差唔多一個月,首先多謝各位留言人士,你們的看法及鼓勵說話令我得著不少。

其實心入邊有唔少嘢想講,主題都係圍繞經濟、政治、社會現象、個人想法等,但近日思緒混亂,未能好系統咁寫出嚟,可能一句起兩句止,所以一路都只係想而無去做。

由經濟、投資市場開始先。

琴日,中國統計局出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5.1%,超出市場預期。對於中國嘅cpi嘅結構,5.1%算叫做低,佔比例最大嘅菜藍子食品價格點止加得咁少。同時間m2增速仍未有回落嘅跡象,所以估計嚟緊幾個月cpi 都唔會落到4.5%以下。可以預見的是,會以組合形式控制流動性:星期五首先加存款準備金率,將來都會以此作為主要嘅調控政策,同時間會以政府票據及限貸吸收游資,而加息會係最後一著。

因此,中資金融股好亦好不少,壞也壞不太多,來年會有波幅無升幅,用嚟做沽權係最好嘅應付辦法。而限貸及加息陰影之下,負債高企業會受影響,尤其現金流差嘅企業,最好唔好沾手;受惠嘅會係食國策嘅企業,例如今年會以水利、新材料、環保等作為主要傾斜對象。

外圍方面,美國通脹不大兼失業率無起息,所以fed會維持低息較長時間,但一日企業唔借錢投資,銀行唔積極放貸,經濟及通脹一日都唔會升得多;基於以上原因,多出嚟嘅資金會做carry trade,流入高增長地區,造成有關地區資產市場火爆。歐洲方面,因弱國國債問題就如心臟病咁,會間唔中發作,所以投資市場會好唔穩定。另一方面,新興國成為游資嘅目的地,為了阻止大量資金進入而造成市場動盪,都以唔同方法限制資金流入的速度或規模。

基於以上原因,作為資金自由出入、有中國為後盾嘅香港來說,自不然係游嘅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唔去考究十萬億是真是假,只係知一定會多左資金流入,正如月巴人唔需要知佢幾重都知佢係月巴。經濟101提及供需,多左嘅資金會追逐有限實物資產,再加上人民幣升值誘因,股票、樓市都會向上。

但要留意資金唔會一面倒買上,最可能是波幅會加大,務求做到多點財富轉移;同時間,周期會縮短,以上假設係基於個d係「熱錢」。
=====================================
由細到大,我都對政治冷感,因為覺得太悶,自己嘅見解又唔係好好,所以好多時考試叫我討論社會題目,我都係緊緊合格居多。

今個星期最熱嘅係和平奬,睇電視知道頒獎時留下空「登」,呢一刻,我覺得對於中國來說係好諷刺;我想無乜邊個國家,會對攞咁大個奬嘅國民有咁嘅對待;另一邊廂,我又會陰謀論咁諗下呢個奬唔多唔少可能係外國國家用嚟令中國出醜。

好語無論次添,都係唔講咁多呢!

好多blogger都講到起跑線,我都想「差」巴口講下。

我認為除左比賽之外,所有嘅競爭性嘅活動都存在著不公平現象。係呢個事實下,落後者/領先者為左拉近/拉遠不公平嘅差距,都會出盡辦法,來加強或者至少維持競爭力。矛盾的是,有些父母郤做過了頭,反而削弱左子女嘅競爭力。就正如免疫能力咁,太過保護佢反而令佢喪生左原本嘅能力。

近呢幾年,多左報導青少年因為感情、學習、壓力而輕生、吸毒,又或者因競爭失敗變雙失再變癮青,可諷嘅係佢地嘅父母郤無能力幫助佢地走出呢個困局。其實呢種現象反映左佢地太過受保護而失去自省能力。

無可否認,起跑線係邊係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否能力到達終點。我地唔係跑緊短途賽,我認為係一場長跑,要贏出比賽,好視乎參賽者有無鬥心,有無清楚目標,夠唔夠耐力等,呢d質素唔係參加乜班物班可以培養出嚟。當看到/聽到而家d 細佬個日程表密密麻麻,放假仲忙過返學,我就在想對佢地係咪好呢?

其實只要起點唔係非常差嘅話,學生的資質慢慢會outweight起跑線。

講左咁耐,我想說的是除左起跑線重要外,參賽者嘅能力才是最重點,但呢d唔係物質/錢可以換取回來的。

都係語無論次,唉........

Thursday, December 02, 2010

組合回顧(十一月)


指數/組合名稱          恒生指數          國企指數 組合
指數/組合月底值          23,007.99 12,817.59      286,564.75
月回報                            -0.38%           -2.67%        -0.88%





買入/賣出原因:
1. 02/11/2010  以11.5補回八月賣出嘅華寶國際,八月嘗試「游水」,點知游左出大海,如今可以到岸,再次買入等待半年業績,半內需股 + 龍頭,往績平均年升30%,屬高增長,侍機再買入。
2. 02/11/2010  以68.2賣出asm pacific,強勁業績後股價無跟隨,市場對新收購業務似乎信心不高,賣出換入336。
3. 04/11/2010  以23.5買入招行。補回之前賣出當中六份一注。買入為平衡組合,兼受惠加息周期。
4. 04/11/2010  以183.5月供港交所,牛三必備股,月供溝貨。
5. 10/11/2010  以2.99買入2722,國策受惠股。收購業務對往後業務有正面影响。短線來說,11月開始,未曾下跌落5日線以下,所以買入博 + 向上溝。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面對自己

每個人都有D嘢唔想去面對,而我,是不敢正面面對自己。


在十八年教育下,我可說是一個「正常」的產出品。從小到大,創意欠奉,對一切事物不求甚解,甚至乎抱著「不要問、只要信」的心態活著。踏入職場,沒有規劃,沒有目標,可用「短視」來概括。翻看求人不如求己今是昨非無謂等政府打救及當中留言,真的感概良多。自問經歷極少兼視野狹窄,對於好多社會問題都近乎零看法,甚至乎關乎自己前途問題,也不能問心,而要請教人。

我問得最多自己的問題是:知唔知自己想點?喜歡什麼?

我的答案是:唔知。

有日INTERVIEW時,主考官問我中、長期職業規劃如何?我真的想對他說我唔(未)知。作為一個背答案長大的「學生」,都是說些從頭學習、三五年後做到高層的假大空答案。若果他問為何選擇這份工/這公司,相信我會出醜於人前。一個連自己都唔清楚自己想點的人,又如何可以在踏出校園後找出一條康莊大道呢?五年了,話長唔長,話短唔短,但自己仍在「潛水」階段;可悲的是甚至乎能否浮出水面都唔知,連我自己都唔清楚自己有否能力去達成呢個願望,又或者我根本一塊石頭 --- 注定是沉。

好多人會說,生活充滿選擇;對,人越大,選擇便越多;另外,選擇的難道也越大,因為我們背上的束縛令我們承受不了選錯的後果。每一個選擇是在take risk,未來是不確定的,對與錯只有選擇過才知;你越年輕,機會成本越少,甚至乎可以從頭開始;當然,家底亦都係一個因素,若出生於富二代,任性的容忍度也多一點。其實每人一出生已經處於不平等,我相信這是注定而不可改變,所以亦都不必去埋怨;要做的是怎樣盡量利用身邊資源去突破環境。結果可能向好、可能不變、甚至變得更差,但起碼作出努力過;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勇氣這樣做。

讀書時,縱使沒有努力地去溫習,成績點都唔會太差,始終會有人差過自己(我並不是想吹噓);但出來職場,無分數可參巧,亦都無一條「無敵公式」能達到成功,令到自己無所適從。五年間混混噩噩,一點成就都沒有。為何如此?因為從不檢討,從不面對失敗,從不面對自己,總自覺不賴,活在自己想像的優越區中。

做人的目標,對我來說很遙遠;達唔達到目標、理想,又或者用多少時間做到,又離不開老掉牙的「天時、地利、人和」。我知,我已是幸運的一羣,耐何我是一個不肯努力郤想坐享其成的大懶蟲。每次我都很努力想擺脫呢種性格,但都失敗了,或是三分鐘熱度,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條蟲能否有蛻變成蝴蝶的一天,可能注定一世只有給人啄的份兒。

Saturday, November 06, 2010

發達容易、搵食艱難

今個星期最大件事嘅係美聯署所謂嘅QE2同美國中期選舉,講下第一件先。

QE,講到明買國債,話比全世界知要壓低利率,好讓重訂利率維持低水平,間接減低負資產出現同阻止樓價下跌。同時間,利率低企,醒目資金會因息差而外流,造成美元滙價下跌,希望振興出口,但我覺得反而係為左製造輸入型通脹。若果通脹可以達到聯署局所定下嘅目標,即資產市場上升所造成嘅財富效應,會加強左人民嘅消費信心同意欲,從而借錢消費、投資,帶動資金流動,加上企業投資會增加在職者薪金、開創新職位等都會令美國本土失業情況有明顯改善,最後職位會慢慢向好。再推落去,就業市場向好 --> 消費、信心會繼續上升 --> 資金流動率增加(V),cost driven 嘅通脹會演變成demand push 嘅通脹 --> 企業增加投資 ---> 帶動就業同薪金上升,不繼循環落去。

以上係我認為聯署局作出QE嘅原因,若今次唔得,咪再QE 3、4,不到黃河心不死。

無疑,以上係學術上嘅嘢,真實情況有無誤差,好難講。但可以肯定嘅係,製造輸入型通脹時,熱錢流出美國/發達國,流入新興、商品市場,係海量資金嘅驅動下,相關市場會脫離基本情況而上升,同時間波幅會擴大,進入所謂嘅泡沫市。匯率上,會因貨幣強勢而削弱出口競爭力,巴西、馬來西亞、中國、越南、南韓、澳洲、印度等都先後以加息、稅項等條件防範資金流入,可見將來「戰」況會越演越烈。

作為資金自由進出,無獨立匯率、利率政策,輸入型通脹,加上背靠中國嘅香港,無疑是熱錢嘅天堂,亦都最受惠於QE,所以近日港股係強到無朋友。通脹預期下可以講係局賭,無產者會被剝削,所以小弟認為,作為藥引嘅QE,會推動市場進入非理性階段,亦即所謂嘅牛三。係泡沫市場中,想浸泡泡浴,但又唔想係退潮時裸泳,必須製定一套甚至幾套應對方法,務求令自己係財富轉移嘅「遊戲」中,能做到全身而退。

小弟股齡尚淺,初踏股場,係上一次波浪被人剝光豬。經過呢次教訓,希望作出步署,係參加PARTY同時,能有風險意識;亦都借此平台,能集各家策略,強化自身經驗值。

以下係我嘅睇法同策略,會不時修改:
1. 現正係泡沫初期,會以正股出擊,至於咩股,我淨係諗到一定有「賭場」份,其餘要視乎市場焦點落係邊。
2. 到各指標(P/E、股息率、P/B、港滙)及環球情況(發達國通脹成形、實體經濟復甦)等顯示資產市場過熱及有資金回收情況出現下,會減持正股鎖定利潤,同時間以衍生工具(主要期權,但都係初學)參與最後盛況(預左輸哂)。
3. 若好彩,能在逆轉情況前保住利潤,係逆轉時會努力工作,盡量KEEP CASH。
4. 留意市場情況,待退潮後,希望能買入一生第一間樓。

小弟其實見識不多,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各位如有咩見識、見解、方法、策略,希望能留一留言,給小弟作一個參巧。
============================
呢排多人講買金,其實想發表呢方面嘅睇法,但好似唔夠班,所以都係算吧啦!但我想講一講銀紙/貨幣,維基咁講:

貨幣用來交易買賣、價值儲存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五種職能:

  • 價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 貯藏手段
  • 世界貨幣


脫離金本位後,貨幣背後只得國家信用作為支撐。理論上嚟講,貨幣基礎增長率同經濟增長應該同步,但經過多年來經濟危機,各國都不斷利用貨幣政策去救經濟,結果貨幣增長超過GDP增長。根據供求定理,貨幣價值會下跌,及以通脹形式出現。

所以若經濟增長率低下(如發達國),而貨幣基礎增長率高,有資產者財富會因通脹而越升越高;但係有得必有失之下,無產者購買力會比蠶食,造成貧富懸殊。呢個亦都係現金香港社會要認真面對嘅問題,但好像未能有一個好好嘅辦法去解決。

作為小市民及草根者,唯一可做嘅事只可以係求己,盡量擁有資產去力求維持購買力。其實仲有好多嘢想講,不過思緒較為復雜,要理清先,有機會再談一談。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Best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