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3, 2011

佳節愉快

在這普天同永慶的日子,祝大家聖誕快樂;係咁應節寒冷天氣,小心身子。


Saturday, November 26, 2011

成功需要什麼?

十個人討論,有十一個結論,但總離不開這三樣:天時、地利、人和!

原來要成功,我們可以改變的僅是條件的三分之一。

悲觀的人,很可能會「本pair」,皆因他們認為原來作出努力最多可改變1/3,不如留多一點時間去「見識呢個世界」。

樂觀的人呢?縱使機會如何渺小,都會盡力而為,就如六合彩理論一樣!

那我呢?我是膚淺的人,成功於我(暫時)而言 --- 錢!很「市儈」呢.....

咁係個三分一人和入邊,我認為有咩成份呢?

知識5錢、努力2錢、網絡1.5錢、膽色1錢、樂觀0.4錢,最後加上0.1錢的天份,六碗水煲埋一碗(大約2小時),每日三次,連續服用4.5年,應可達到「一萬小時法則」。

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也不同,有人可能只望「食得、玩得、訓得」,也有人希望有錢過李生,但我認為總離不開上面的藥方吧!

藥方有了,但肯服嗎?肯長時間服嗎?肯犧牲短暫的利益服嗎?

若然知道能「得道」的機會是1比100,你還肯服嗎?

說真的,我也不知!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金翅仆街鳥



我甚少係人面前講有關經濟同股市嘅事,主因係以我呢個未讀過「正式」經濟學嘅人嚟講,我嘅睇法可能好幼稚同可笑,兼無說服力。

點都好,我好有衝動講講我對而家經濟嘅睇法。






美國
=====
  • 美國是全球經濟領頭羊,軍事、科技同金融實力係無人能及。雖則08年海潚削弱了她的影響力,但到今時為止,仍對全球經濟舉足輕重。
  • 她的經濟增長以消費為主要動力,骨子裡是借未來的錢去滿足今天的消費,從而帶動本土及海外不同產業的增長。
  • 透過不斷上升的債務去消費呢個循環(即ponzi scheme),終於在08年停下來。
  • 次按問題令金融業資金緊絀,借貸成本增加令中小企減少投資,而供樓者負擔上升,經濟負增長。
  • 而樓市嘅爆破,令美國人開始去減債,加上戰後嬰兒潮的人開始退休,兩者都預視著消費回落,對於依賴她的出口國來說,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 而本身美國第三產業的衰落,一下子令失業人數增加,但名存實亡的第二產業承受不了大量釋放的勞工,造成結構性失業,失業率久久於高位不落。
  • 最終墮入:(經濟差 ---> 失業 ---> 減消費 ---> 經濟更差) 的惡性循環中
  • 所以美政府便要作出一系列救緩行動:
  • 1. 減息 --- 減低借貨成本,希望能刺激投資,帶動就業;
  • 2. 增加政府開支 --- 增加修橋、補路等一系列「大白象」工程,以政府消費去彌補減少了的私人消費;
  • 3. 增加貨幣量(即印銀紙),買入銀行持有的債券,一方面舒緩銀行資金緊絀情況,另一方面壓低息率去減低供樓負擔;
  • 咁到底有無效呢?答案係效果並不如預期般,主要問題在於信心:若對前景無信心,任你成本再低都唔會有人肯去投資。
  • 而三年多來的措施郤帶來了後遺症:
  • 1. 貨幣供應多了,再加上似有實無的息率,美元穩定的貶值;
  • 2. 透過賣債,銀行多了現金,但沒有拿來借比企業投資(同時間企業投資意願也低),郤用來投入於虛疑經濟(股、滙、債、商品),令股市、原材料、貴金屬、農產品上升,埋下通脹種子;
  • 3. 美國人的「先洗未來錢」習慣轉移到美政府身上,美國國債急速上升(2007年七萬幾億升至2011年接近十五萬億)
背景講大致上係咁,而一系列措施沒效力之餘,郤加深問題的嚴重性,似乎走入一個死胡同,有點似日本那失去的二十年。

歐洲
=====
  • 歐洲,經濟背景與美國差不多,但政治上郤遠比美國復雜 --- 歐盟及歐元;
  • 簡單來說,是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博奕;
  • 一路以來,窮國是以出口貨品到富國來換取經濟繁榮;
  • 萬一富國消費收縮,窮國經濟必定下滑;
  • 係咁嘅環境下,本來可以調節嘅貨幣政策郤制約於歐元;
  • 係貨幣統一但經濟模式不同的環境下,窮國不可以利用貶值,增加出口競爭力而帶動經濟,導致越窮越見鬼;
  • 另一方面,收入減少,應對方法應是縮開支;
  • 「由奢入儉難」是真理,何況是大洗成習慣的歐洲人;
  • 結果是歐洲各國政府你有你講,各人民郤我有我做,唔岩聽便大罷工、示威、暴動,總之就係一點也不能少;
  • 收支不平衡,較為弱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面臨破產,所以要向外求救;
  • 向外求救咪又係發債借錢度日,而家全世界都知你咁唔掂,一係唔借,一係就要極高息,又係跌入一個死胡同;
  • 好啦,歐盟做野lu,以歐盟名義向人借錢再借比佢地,拖得就拖;
  • 以上措施即係富國照顧窮親戚;
  • 再復雜嘅係呢位窮親戚戒唔到「洗腳唔抹腳」,富國人民(尤以德國為甚)火都嚟埋,搞到富國政府左右做人難;
  • 繼續救 --- 政治不正確;唔救 --- 被人拖落水
所以歐洲嘅問題同負面影響都大過美國。

中國
=====
  • 作為出口型經濟嘅中國,歐美消費不振對佢嘅影響係好大;
  • 所以中國便利用本身的消費去減低歐美消費滑落嘅影響,即2008年尾的四萬億pump水行動;
  • 中央開到聲,各地方政府仲唔lur飯應,皆因可以從中撈翻唔少油水;
  • 最尾好像由四萬億變了十幾萬億;
  • 唔知係咪中國人賭性強,呢十幾萬億大多數都走左去炒呢樣炒個樣,真正投入落實業的可能得個零頭;
  • 造成朗咸平所講嘅二元經濟 --- 製造業的日子一天比天苦;
  • 天量嘅資幣供應令中國通脹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阿爺係2009年下半年開始收緊「流動性」;
  • 可悲的是,中國通脹原兇是食品供求問題,收緊「流動性」對食品價回落作用不大,但呢個行動令中小企及政府資金緊張;
  • 導致今日成日講嘅「地方融資貸款」等問題;
  • 內銀嘅潛在風險,中小企的資金緊絀,樓價高企,高通脹,增長回落等令中國內在問題比三年前更嚴重;
香港
=====
  • 先天性不足的香港,情況其實比表面更嚴峻;
  • 產業單一化、外向型經濟、貨幣依附性等令經濟大上大落;
  • 官員的無能、社會不團結、內耗不斷減低抵抗力;
  •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資金嘅自由流動放大經濟的波動;
  • 港元貶值,入口商品價上升兩者夾擊之下,陷入滯漲。
容我悲觀多一點:
  1. 經濟已經轉向,自從5仔出爾反爾後,一波裁員潮應會在年尾殺到;
  2. 美、歐的量寛令購買力下降,再加上輸入型通漲,中下層的日子一天會比一天苦;
  3. 產業空洞化令失業率上升;
  4. 樓市高處不勝寒 (但不代表會大跌,皆因持貨者的實力比97年強了很多);
  5. 社會二分化加劇;
我都很希望以上五點唔會發生,但我覺得要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而我們可以做的是:保住份工先,一切後談!

Sunday, July 24, 2011

每況越下 --- 社會篇


七一,唔知幾時開始由主力慶祝回歸演變成遊行。最震撼的一次應是2003年那次了,是我有生之年見過香港人最齊心的一次「活動」。之後幾年,人數已經大不如前,就算是今年,人數還不到當中一半。另外,召點亦都多了,失去了當年那份「集中力」、「凝聚力」。

自從開始關注政治時事經濟等範疇,示威事件越見越多,但質量竟每況越下。好多時xxx團體為了爭取yyy便來一個遊行到禮賓府的親子活動,意識形態多於實際影响;訴求多了,但以一個局外人來看,有的訴求真係得啖笑 (  p.s. 觀點與角度問題,不關己的可能真的好小事,但受影响的郤是生死攸關 );對於政府,正確的應是禮賓府的工作人員來說,接示威信就像主禮日去教堂般的例行工事,習慣了。

理論上,一個受人愛戴的管治團體應是廣接人民意見而推行政策,從而改善人民生活;但當訴求太多太雜,兼有所衝突時應如何應付呢?那就要看看他的管治智慧了。理論還理論,現實上,一個政策的推行一定會令某一團體的人受到不公平對待;作為政策規劃者,可做的是去平衡當中的利益,又或者會否利用補償機制盡量減低推行政策所收到的阻力,此之為政治智慧。

香港的政治體制是非常獨特(騎呢)的,管治團體沒有實權,而歷史因素亦令他們注定不是管治人才,此之為不能兼不為也。另一邊箱,沒有培養政治人才的良好環境,那怕換多少次管治團體,都很難帶領香港再上一層階;老實說,現階段,我看不香港的將來...

議員,一班聲稱為人民反映意見的人,真的嗎?議員也分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前者百萬年薪(有的是兼職身份添,可見呢份兼職是如何好賺),後者頂多三十萬年薪;但市民看不見前者的「成就」,反而後者郤幫到市民最多,唔信?可留意那些寫著「成功爭取xxx」是什麼人寫的。

環保團體,開口唔係說那會破壞環境,就埋口影響生態,總之唔好發展,要保留一切、維持不動最好!其實,有否想過,發展與保育並沒有抵觸呢?看看日本,一方面發展得很有規律,另一方面保育也做得很好;再遠的不說,看看中國某些地方,同樣兩者兼備。只是我們香港管治班子的豆腐腦喜歡「創造性破壞」而已。

年青人,喜見年輕人多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有時郤覺得「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我明白,四曾天王 + 林d9 那副咀臉很乞人憎,但下下訴諸暴力、出位是否可達到目的呢?大家的物理層次不同,你是普通市民,他們郤是掌握大權者,以卵擊石絕非聰明人所為。況且,你們的行動郤令他們多了一個事例去抽水呢!

地產商 --- 以+x及uncle four為代表,我在想,呢幾年,十大打小人上榜人物,應有他們倆份。整天說地產霸權,說他們推高樓價。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新樓定價除了地皮外,亦受到同區二手樓價,既然二手樓價高,自不然新樓也高,反過來又推高二手樓價,誰是因、誰是果很難判斷。地產商可以控制新樓價格,但二手樓是自由市場,其實大家是有份推高香港樓價,何解唯獨地產商受罵?難道賺錢是原罪?

講開賺錢,地鐵、巴士、電力等「公用」公司,一話要加價便比小市民話無良,說甚麼有盈利便不可加價等屁話。呢個世界幾時變左賺錢唔準加價架?站在另一角度看,公用公司員工唔駛加人工咩?一方面要面對股東,另一方面亦要面對公眾,而加幅算溫和,仲想點?你看,同食物比,真係九牛一毛!咁不如回購吧?你認為由我們的政府人員去打理,效率會如何呢?想想領匯上市前街市商舖模樣吧!

討論、爭辯、咨詢、反對、改良再反對,很多資源、焦點落在構想層次,回歸後,失去了多少機會?當然,政府要負起絕大部份責任 (西九、啟德、港珠澳等),但臨門時又會殺出程咬金,其實我們亦都要負d責任。不要再懷念過去的輝煌成就,不思進取只會換來坐以待斃的結局。

唔想講個句都講埋,全世界都要親近中國,講與內地融合時,偏偏我們做孫的郤要獨立。任性可以,但唔係無止境吧?我們頑皮得起,因為還有「利用價值」,他朝效力減退,你道會如何?孫子何其多,為何偏偏要對你偏心?反過來,何不利用巨人,令自己更上一層樓呢?各取所需,偶然耍賴也無不可,但唔係淨係單方面伸手lor。

by 一個看不過眼的毒男

Wednesday, July 13, 2011

林少陽談怎麼避投資陷阱 (轉載)

林少陽談怎麼避投資陷阱:

「如果一家公司盈利持續高速增長,股價表現卻長期不振,與其高速增長的盈利表現不匹配的話。我們首先不要輕易下判斷,便以為是市場的錯。道理其實淺顯易明。我們必須承認,任何一個投資者對某隻股份的知識,都不可能比整個市場知得更多。因此,在普遍的情況之下,市場的價格,很可能就是某隻股份的應有價值。」

「當我們說某隻股票估值偏低的時候,我們其實是下了一個很自負的價值判斷,那就是我對這項投資的知識,了解得比其他投資者透徹。這個情況當然可能是事實。例如你是某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或者高級管理人員,你知道公司剛獲得一個大客戶一張利錢甚豐的訂單,而且未來訂單還是陸續有來,公司的盈利在可見的將來都是只升不跌,但是市場給予你公司的評價,卻是認為你們是一家夕陽工業公司,估值只及一家三更窮五更富的小型出口企業的水平。」

「然而,我們不大可能對每家公司每個行業都有足夠地深入的知識,令我們很有信心地講句:『我比市場知道得更多。』因此,如果有一些公司的盈利,表面上看來是too good to be true 的話,那麼,事實很可能正是如此。」

「我們要投資於毛利率高於同業的公司,但不應該投資於不合理地高於同業的生意。因為即使其現時的超高毛利為真,亦難保他朝會喪失其目前的優勢,何況那亦可以是因為,其目前超高的盈利能力,根本就是透過創意會計手法(creative accounting)製造出來的。至於甚麼水平的盈利能力,是「合理地偏高」,甚麼水平是「不合理地偏高」,沒有一把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尺去量度,我們只能憑常理去推測。」

「很多時候,要我們自認無知,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自視過高乃人的天性。因此,每次有人向你兜售某個天下無敵的投資意念,並解釋那是因為他們擁有超凡的生產技術、優越的企業品牌、永遠不離不棄的忠實顧客,並且擁有優於同業的分銷及行政營運效率(例如其分銷渠道與別不同、以及管理人員與上市公司講心唔講金)的時候,我們就要提高警覺。」

「除了毛利率、經營成本與收入比率之外,我們亦可以從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入手。雖然一家現金流表現欠佳的公司,不一定是公司的帳目有問題,但是我們知道,很多帳目有問題的公司,其現金流狀況都不好。因此,如果我們將所有現金流表現欠佳的公司拒諸門外,我們可能錯過像新奧燃氣之類的優質長線投資機會,其自由現金流自上市以來,都一直是負數,直至最近兩年,才出現重大轉機。」

「這類表面上盈利能力超高的企業,現金流往往都是欠佳。因此,他們亦是配售新股、供股、企業融資市場的常客。為免減低資金循環再用的效律,這類公司通常都是不大願意派息。然而,當這些會計知識變成投資者的常識後,這些『表面風光、內裡滄桑』的上市公司,往往不受市場歡迎。蝕本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卻大行其道。」

「投資者除了懂得會計帳目ABC之外,最重要還是對投資公司相關的行業、業內行規、毛利水平、該公司在市場中的相對地位、客戶口碑等,有足夠的了解,那才能真正做到「比大部份投資者知得更多」,即使從本質上看『個人』永遠不可能大於『市場』(個人的總和),我們需要的不是市場時刻的錯價狀況,而是偶然的市場效率失靈。只要每年出現一兩次錯價的情況,懂得好好運用的投資者,已經可以生活富足。至於其他時間,我們需要的是充足的定力,以及無比的勇氣,承認自己對大部份的投資項目是無知與愚昧,以抵抗每日不斷湧現、或大或小的市場誘惑。」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Best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