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甚少係人面前講有關經濟同股市嘅事,主因係以我呢個未讀過「正式」經濟學嘅人嚟講,我嘅睇法可能好幼稚同可笑,兼無說服力。
點都好,我好有衝動講講我對而家經濟嘅睇法。
美國
=====
美國是全球經濟領頭羊,軍事、科技同金融實力係無人能及。雖則08年海潚削弱了她的影響力,但到今時為止,仍對全球經濟舉足輕重。
她的經濟增長以消費為主要動力,骨子裡是借未來的錢去滿足今天的消費,從而帶動本土及海外不同產業的增長。
透過不斷上升的債務去消費呢個循環(即ponzi scheme),終於在08年停下來。
次按問題令金融業資金緊絀,借貸成本增加令中小企減少投資,而供樓者負擔上升,經濟負增長。
而樓市嘅爆破,令美國人開始去減債,加上戰後嬰兒潮的人開始退休,兩者都預視著消費回落,對於依賴她的出口國來說,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而本身美國第三產業的衰落,一下子令失業人數增加,但名存實亡的第二產業承受不了大量釋放的勞工,造成結構性失業,失業率久久於高位不落。
最終墮入:(經濟差 ---> 失業 ---> 減消費 ---> 經濟更差) 的惡性循環中
所以美政府便要作出一系列救緩行動:
1. 減息 --- 減低借貨成本,希望能刺激投資,帶動就業;
2. 增加政府開支 --- 增加修橋、補路等一系列「大白象」工程,以政府消費去彌補減少了的私人消費;
3. 增加貨幣量(即印銀紙),買入銀行持有的債券,一方面舒緩銀行資金緊絀情況,另一方面壓低息率去減低供樓負擔;
咁到底有無效呢?答案係效果並不如預期般,主要問題在於信心:若對前景無信心,任你成本再低都唔會有人肯去投資。
而三年多來的措施郤帶來了後遺症:
1....